工人,还有两万拖家带口的移民。
移民们要赶紧建立农场,储备食物。他们有的要开垦田地,有的要出海打鱼,有的要去砍伐树木,捕猎野兽。
迁徙移民过来就是为了让这里能够自给自足,这样才能够永久地占领这里。
这些港口的建筑工人,工作完成了以后还有去建造别的港口。
在国内的统一战争结束之后,董书恒就提出了向海军倾斜的建军政策。
以后复兴军的陆军正规军不会暂时保持在五十万以内,而且主要放在西域地区。
在北方的草原则要继续加强骑兵的建设,董书恒计划筹建五个龙骑兵旅以及五个龙骑兵和轻骑兵混合旅。他们将负责保卫草原。
复兴军的除了教导师将护卫新京以外,第一到第五几个主力师已经全部向西转移。
地方上的守卫工作交给了守备部队和民兵。
而复兴军的海军建设,不是从大造军舰开始,而是从大建港口开始。
从粤西的钦州港(这里以前是属于粤东行省,董书恒将其划给了粤西,成为粤西唯一的出海口)开始。
向东南到海南的崖州,再往东北到台湾府所在台湾港,再到岛北的基隆港。
继续往北是琉球的那霸港,萨摩藩租借给复兴军的鹿儿岛港,然后是江户湾租借的浦贺军港,那里也是复兴军在幕府的驻军基地。
继续往北在库页岛的库页港再到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
董书恒准备打造一条军港链条。几乎每五百海里就会有一座军港。
这样即使是复兴军的一千多吨护卫舰都可以依托这些港口不间断地巡航。
无论是哪个国家要想突破这个港口链条突入华夏的近海,都会被发现,而且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1855年,董书恒准备完成这些港口的建设,有些地方已经有了港口,但是需要建造新的炮台防御设施。
位于江宁的淮·克兵工厂正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岸防炮。
小克虏伯的江宁钢铁厂也快要建好。
这里将是继徐州之后,第二个重工业基地。
而第三个重工业基地,董书恒准备放在滦州,这里有煤矿,有铁矿还有港口。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ps:梳理一下复兴军的战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