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〇章 克里木(2 / 5)

,但是身材并不高大,反而比很多复兴军的士兵还要瘦小。

他为人很风趣,会说汉语,但是很不流利,不过一路上行来,跟着这么多的中国人朝夕相处。

拉蒙的汉语进步很大,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刘将军,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这里就是克里木半岛,我都已经闻到了前线的硝烟味儿了。”拉蒙笑着说道。

“看,东北面就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拉蒙指向东北方向,那里能够隐约看到一座要塞。

顺着拉蒙手指的方向,刘青南向东北看去,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要塞。但是因为距离太远,刘青南还看不清细节。

拉蒙对中国人没有丝毫的偏见,反而非常的尊重中国人。

在中国呆了几年,他觉的这些中国人只是文化跟欧洲不同,但是并不落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有涵养,生活非常讲究。而且他们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让人着迷。

尤其是对于拉蒙·格罗索这样一个喜欢研究东方文化的年轻人来说。

在登陆点下船之后,法军的卡洛波特指挥官来到了登陆地点礼貌性的和刘青南打了招呼。

并未见到英国的指挥官也是此时联军的最高指挥官拉格伦。

卡洛波特指挥官只是跟刘青南礼节性的交谈了几句,就将复兴军的安置工作交给了拉蒙。

拉蒙本以为自己完成了任务,没想到自己也要留在战场之上。

此时英军的营地在巴拉克拉瓦,法军的营地在西边的卡米什和卡扎克海湾。

法军的营地面朝大海可以接受海上的补给。

英国人则要直面沙俄人的援军,而且补给困难。

拉格伦这么安排也许是为了联军的团结,因为他是英国人,如果偏向自己人,那么联军必然会有人对自己不满。

尤其是现在陆军兵力上占多数的法军。

现在战场的形式就是联军在三面包围了萨瓦斯托波尔要塞。

法军在西南方,英军在东南方和东方。海上还有舰队在游弋。

刘青南他们被安排在了法军的营地边上,英国人似乎不大愿意跟这些中国人呆在一起。

刘青南在法国军营的一公里外选择了一片向阳背风的坡地作为远征军的营地。

他当即让士兵在营地四周开挖壕沟,并且挖好帐篷的地基。

这里的气温现在十度以下,零度以上。算不上是太冷。

上午十点,刘青南和拉蒙来到军需官那里。

虽然刘青南听不懂军需官在说什么,可是从军需官脸上的表情以及拉蒙的反应来看,显然军需官所说的话并不好听。

两人甚至还用法语发生了短暂的争吵。

拉蒙将刘青南带到一边,非常抱歉的说道“刘将军,因为之前军营中爆发瘟疫。很多军用物资都被烧掉了,所以我们只能够领到两百顶帐篷。”

八千多人只有两百顶帐篷,这意味着他们要四十几人挤在一个帐篷中。

路过法军营地的时候,他见到过那种长长的帐篷,四十几人住进去非常的拥挤。

不过拉蒙已经解释了,刘青南也不想再为难他。

先凑活一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刘青南心中已经有没有办法。过几天让士兵们自己建造地方住。

军需官见到刘青南跟拉蒙带人拿走了那份领用单,嘴角上翘,露出了得意的笑。

“黄皮猴子不是应该住在树上吗?”

这是军需官刚才跟拉蒙说的话,拉蒙没有翻译。

拉蒙跟这些复兴军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了,知道这些人非常的勤劳、自律。

在船上的时候,他没有看到有士兵聚在一起赌钱打发时间。令他惊讶的是这些士兵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他们学习中国人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