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样多次也很难逗笑的小娃娃已经长大了,他已经成长到能保护我了。
在我二十五岁这一年,我作为大汉的嫡公主与璃国的翊王成婚,见证两国结下秦晋之好,自此边境互市,再不起刀兵。
寒儿送我到了璃国皇都,看着我成为了翊王妃,陪着我拜见了朗帝和他的皇后,之后我的弟弟向我道了几句珍重便离开了璃国。
他送我的那张虎皮我仔细收了起来,而风家少主赠与的短刀我将它好好摆在了我屋中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
朗策并没有问什么,只是他看到这把短刀上的风字篆文的时候面上浮现了不少敬重的神色。
从那日起我成为了璃国的翊王妃,开始兢兢业业为他管理着翊王府。
翊王府和宁王府是有些相似的,侧妃、庶妃、侍妾都不少,只是朗策到和我成婚都没有庶子庶女,似乎是按规矩没有留下子嗣。
掌管王府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纵然两个侧妃都是璃国世家大族的出身,但我身后是大汉,我有弟弟和风家作为后盾和倚仗,我知道我一辈子都有他们做我的退路,在加上朗策确实在人前人后都给足了我这位正妻体面,所以在璃国没什么人真的敢找我的麻烦。
我成婚之后的日子过得平淡,我做着一个正妻和天家媳妇应该做的一切,和在大汉的时候一样,努力让自己不出一丝错,就像做一个完美的嫡公主、一个完美的女儿一样尝试着做翊王府的完美无缺的女主人。
虽然我自己清楚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完美。我也不是那样喜欢守规矩的人——毕竟寒儿和我是亲姐弟,我和他也是有些地方很相似的。
朗策和我之间也是相敬如宾的,只是成亲几个月后我有两次好像看见他看着我在思索些什么,但当我仔细看去的时候他又是那一副眯着眼笑的样子了。
直到我们成婚半年后,七夕那日,他突然出现在我窗前,手中还提着一盏花灯,问我愿不愿意悄悄溜出去不带任何人跟他去看看璃国的七夕是什么样子的。
白城会很热闹。
这样偷偷溜出去玩的事情一直都和我无缘,似乎我曾经把属于我的那一份叛逆也都给了寒儿了。
但是看着朗策面上那不同于以往的真实笑意我竟然同意了这样不太合规矩的提议,他牵着我的手带着我从翊王府的后门偷偷溜了出去。
白城的街市上都有什么我这真的记不清了,我对那天晚上唯一的记忆就是我是真的很开心很开心,而朗策一直都没有放开我的手,他从始至终都紧紧牵着我。
那双手有些粗糙,但是很暖和,在这夏末捂得我掌心都发汗了。
从那天之后他经常带着我悄悄出来玩,还会搜罗一些我没见过的、民间的、璃国特有的小玩意来让我开心。
他说我总是待在内院有些太闷了,老是这样下去再鲜活的女子都要枯萎的。好像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之间也不仅仅只是相敬如宾了,我也没有总是在他面前维持那副没有一丝错处的样子。
偶尔拌拌嘴,在璃国的生活好像变得有趣了很多。
我嫁给朗策的第一年的年底有了身孕,第二年初夏的时候我生下了翊王府的嫡长子,朗策给他选了很久的名字,我的第一个孩子叫朗慕廉,他满周岁的时候朗帝封了他做翊王世子。
大汉熹平七年,寒儿的心愿似乎才终于要达成,他给我来信说他准备给风家下聘了。那位云凰将军很快会成为大汉的景王妃。
我有些遗憾我不能亲自去观礼,虽然朗策是已经决定要带我去了,但是寒儿来信的时候我便又诊出了喜脉,从璃国到安阳城的路太远了,但是我还是给风家的那位姑娘绣了一床锦被,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家来说钱财从来都是不缺的,心意才更加重要。
从寒儿来信的字里行间我能知道风家这位姑娘也是极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