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入耳,陈卓可就不高兴了,他手下的这些奥数社成员可都是他手把手教的教育方法,为此他可没少彻夜难眠的回忆前世的记忆。
这对陈卓来说,算是一种不大不小的摧残,因为在回忆那些记忆的同时,他也不得不回忆起当年那位看上他的女老板,甚至有点儿后悔。
少奋斗二十年的机会啊,一句“姐,我不想努力了”不是啥都有了吗?年轻真蠢啊!
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折磨,实惨,如果陈卓自己不是老板,他肯定会跳起来要求鉴定工伤!
陈卓制定的好未来大战略,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建立标准化,同时去名师化”,这跟传统教育培训行业是背道而驰的,99的教育机构都是以打造名师为荣的,寄希望于靠名师拉动名气,从到起到广告效果,扩大招生。
陈卓偏偏要反其道而行,打造一个依靠口碑招生的教育传奇。
陈卓的终极设想是,采用“小前台大后台”管理模式,在未来的好未来总部设立各学科研究院,针对全国主流教材和大纲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深度的钻研和建设,以及研发可迭代的教学系统。
到那个时候,各地分校林立,随着地方团队的不断壮大或成熟,地方教研团队可以根据当地的教学特点独立教研。
流程简化就是总部教研中心把研究成果传给各地分校,分校把教学内容本地化微调,再把应用后实际有效的教学内容回传教研中心,反复去芜存菁。
通过这种“标准化”体系,就可实现分校在各个城市能够有效的复制。
所谓的“去名师化”就是有了立体高校的教研体系支撑后,通过一套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让好未来的优良教学效果得以保持。
到那个时候,任何老师来了,甭管你是什么等级的大手子,都必须按照好未来的教学流程走,但同时也不会扼杀创造力,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拿出来研究,一经采纳,总部会有丰厚的回报等着你。
这样一来,任何老师的离开,都不会对好未来造成大影响,因为已经整体模块化,老师就是其中一个模块而已,一个模块走了,再插进去一个就是,丝毫不影响整体运作。
这其实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延伸,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去中心化,陈卓只是再次发挥了他的“拿来主义”。
有大战略在胸的陈卓,自然敢迎接任何挑战,一对夫妻教师而已,要不是现在是起步阶段,他估计眼皮都不会夹他们一下。
陈卓收起脸上的笑容,“我们的好未来的薪酬体系本身就带有竞争机制,多劳多得,有能力拢到更多的学员,让更多的学员续费,那就必定拿的多。既然付老师有质疑,那检验真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我本来在下午安排了一堂免费试听课,既然付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质疑,那干脆就加一堂试听课,你二位派出一人,我这边派出一人,最后让听讲的学生投票,看他们更愿意在哪位老师班级上课,如何?”
“可以,既然我们夫妻俩要来你这里上班,总得让老板看到我们的实力,”付文静很爽快的答应。
陈卓看出来了,这位付老师就是想抬高身价,只是这方法有点儿不讲武德啊,为了抬高自己就把同僚全都踩下去,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这么搞,未来你们在好未来怎么混?
要知道,奥数社的这些学生现在看起来弱的很,可未来等好未来足够壮大,他们就是中流砥柱的少壮派,堪称从龙之臣,跟他们站在对立面,得多虎?
老式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老师,大多是付文静这样的,古板又自负。他们更相信努力和经验的力量,往往实际水平是有的,但是人际关系会搞的一塌糊涂,目光只盯着眼前的利益,稍远一点,什么都看不见。
说起来,陈卓建立好未来的初衷固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