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说乌盟那点事(2 / 4)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北方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融合的新时期,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鲜卑族拓跋部组成部落联盟,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建都。随之讲依附北魏政权的敕勒族从贝加尔湖迁来,安置在漠南阴山地区的平原上驻牧。这其中包括了乌兰察布的广大地区。北魏王朝的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在今乌兰察布境内设三镇,即武川镇(今武川县境内),抚冥镇(今四子王旗境内),柔玄镇(今兴和县境内)。以此作为保卫京城的前哨。

隋唐时期,乌兰察布北部居住者突厥民族。后南迁白道川(武川蜈蚣坝),大利城(和林格尔土城)等地。当时属于定襄郡的有和林格尔,武川,卓资;属马邑郡的有凉城,集宁,察右前旗,清水河;属雁门郡的有丰镇,兴和。北部属突厥。唐兴盛后归唐。唐在今和林格尔境内设单于大都护府。唐朝末年契丹崛起于东北,于公元十世纪初建立辽国,在今地区始置丰州。当时的乌兰察布地区为契丹占有。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金,承袭辽制。乌兰察布区域分隶云内州(达茂),丰州(四子王,武川,和林格尔,清水河),大同府(集宁,察右中旗,凉城,丰镇),宜德州(察右前旗,商都,兴和,化德)。

元朝时,在乌兰察布地区设置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并隶属于中书省(即直辖),作为朝廷的腹地。当时乌兰察布地区分属于集宁路,兴和路,大同路,净州路,德宁路。

明朝时,元朝的蒙古各部落退到大漠南北,各据一方,形成封建割据。16世纪初,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大漠南北蒙古各部,分设万户,并把6万户分为左右两翼。今乌兰察布地区主要归右翼3万户之一的土默特万户所辖,后来俺达汗(阿拉坦汗)称雄于大漠之南,把土默特万户和永谢部万户合并归己。明隆永5年,俺达汗被明朝皇帝封为顺义王。明万历32年察哈尔布林丹汗继位。明崇祯5年林丹汗被女真皇太极战败,西迁青海。从此,乌兰察布区域成了察哈尔部落和土默特部落居住之地。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汗,金(历史上称后金)改国号为清。乌兰察布区域又纳入清的版图。

十七世纪中叶,清政府建立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阴山以北的疆域设置六个部落旗,内蒙古西部区域设置厅。乾隆年间今乌兰察布盟的丰镇,清水河,和林格尔等地就属“口外七厅”管辖。光绪年间,又分四子部落及达尔罕部分垦地和村落而设武川厅;分丰镇东界卢家营地至正黄旗九佐领地而设兴和厅;分宁远北界灰腾梁各村及毗邻的正黄,正红两旗地而设陶林厅;分萨县兼管达拉特,杭锦,乌拉特垦地村落而设五原厅;又分郡王,扎萨克二旗垦地村落而设东胜厅。故有口外十二厅之称。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将厅改为县。1913年设立“绥远特别区”。辖归绥,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五原,东胜,土默特旗以及乌,伊二盟的13个旗。绥东原有的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四县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改绥远特别区为绥远省。又将并入察哈尔的四县以及民国十二年以后增设的集宁等五县一同并入绥远省。

1949年绥远省“九。一九”起义,乌盟全境获得解放,1950年4月1日成立乌兰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辖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旗及乌拉特前,中,后三旗。盟府设在乌兰花,1950年8月11日改为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原行政区划不变,驻地迁往包头境内昆都伦召,同年12月10日迁往包头市内,1951年迁固阳城关,1954年1月7日将固阳县就近划归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1954年3月5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全并,撤销绥远省建制,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