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朝堂献策(3 / 4)

大明威宁侯 韦小凡 214 字 2022-05-06

堂规划、打击违法,维护治安,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人管,百姓求告无门,也是不可的。”

“是啊是啊,官员不在衙门,衙门事务繁多,这里有偷盗,那里有灾害,一旦耽搁了,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大臣们纷纷附和。

朱瞻基哦了一声,对陈远道:“这倒是朕忽视了,那依你之见?”

陈远道:“回陛下的话,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初衷,一是我大明许多的的田土在他们手里,他们不纳粮,赋税全部重担在百姓身上,百姓负担极为重,他们纳粮,可以多少给百姓减少负担;而是许多人不干活,不知道民间疾苦,政策都只是空想,大臣们都知道一个笑话,晋惠帝时期闹饥荒,大臣上报,晋惠帝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何不吃肉粥。”

许多大臣闻言哈哈大笑:“饭都没得吃了,还哪里有肉吃。”

朱瞻基也不怪罪他们的失礼。

陈远正色道:“是啊,这是简单的逻辑,大家都能想到,但晋惠帝能说出来,晋惠帝傻吗?不傻,至少他能统领一个国家,能处理政务,智商不是堪忧那种,可为什么闹出这样的笑话,就是因为他一直高高在上,与现实脱节,不知道民间疾苦,许多人出生在官宦世家,含着金钥匙出生,不知道民间疾苦,甚至不知道稻谷是从哪里来,以为从树上来的。”

群臣又是一阵笑。

“还有个故事,有个皇帝很勤勉很节俭,当大臣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真的以为很贵,所以每次早餐只敢吃一个鸡蛋。”

群臣议论纷纷。

陈远等他们讨论了半天,才对朱瞻基道:“陛下,士绅当差,不是要他们服劳役,而是用很少的时间,去民间干活,体验百姓疾苦,才能更好的决策。时间不必太多,比如春耕广东时候去一下,秋收的时候去一下,就可以了。”

朱瞻基连连点头:“甚好,就依你之言,士绅当差,三品以上一年六天,其余视情况而定。”

虽然还是要当差,但陈远第一步已经申请增加了他们的俸禄,第二步就要求只是几天,小意思嘛,都没什么反抗了,纷纷遵守:“皇上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劳。”

“陛下,上行下效,臣以为,春耕秋收,陛下当以身作则!”陈远语不惊人死不休。

众臣变了脸色,夏元吉连忙反对:“威宁侯,你这话不妥,陛下万尊之躯,岂能干这种杂活,休得胡言。”

“不然,若陛下做农活,知道耕种不易,岂能不约束官员、制止贪污奢靡,陛下知道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岂能欺瞒陛下。”陈远坚持己见。

朱瞻基哈哈大笑。

众臣十分担心,大多劝诫陛下不可为。

“威宁侯说得不错,若朕都放不下身份去干农活,朝中官员哪里认真去当差,朕以为可行,就从今年开始,朕要耕种,而且,以后朕的子孙,每年都得下地耕种,朕的子孙,不能再出现晋惠帝一般的傻子。”

陈远连忙称赞:“陛下圣明。”

陛下都已经决定了,他要干活,大臣无法阻拦,只好跪拜:“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瞻基面色激动,又问:“那士绅纳粮呢?”

“士绅富裕,也不必缴纳多少,既能增加国库收入,也能让士绅为国家出力,请陛下明察。”

朱瞻基思索,国家的财富大多都是积累在士绅手里,他们的财产加起来比国家多多了,富可敌国可不是一个词,而是很多士绅的真实。

他们能掏出一些,就能增加很大的收入,但不能引起他们反感,否则自己坐不稳,陈远的意思,是先不痛不痒的缴纳一点,这不符合朱瞻基的逾期。

不过当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道:“允了,就以爱卿之言,士绅纳粮,重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