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听教练的话,好好训练,好好跑!(3 / 5)

出色,目前隐隐的第一位,甚至把杨祖耀压在身后,同样也值得他们给出一份赞扬。

“还是老问题……”

赛场边,陪着冯勇和余伟立站立一旁的林幕,只看了几十米,就忍不住摇摇头。

后面的情况不看,林幕就已经可以大致判断出后续的进程了。

每一位运动员,特别是能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批运动员,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不是教练教出来,那是运动员根据自身自我调节后形成的。

不同于赵林可以毫无保留的执行他所设计的节奏和技术细节,杨祖耀显然分析和执行的更要细致些。在执行技术训练计划时,哪怕杨祖耀从未提过,但在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有些局部的分析、尝试。

这也使得杨祖耀在技术融合的阶段,显得更慢了些,赵林、包括沈欢,至少在节奏的固化上已经做到了稳定,欠缺的也只是进一步的磨合形成记忆的问题。而杨祖耀,显然还没彻底找到他认为最佳的节奏。

林幕并不觉得自己的训练计划是完美的,但他非常肯定,他利用百科的信息分析出的这些,至少非常适合现阶段的杨祖耀。

对于杨祖耀现在的情况,他内心里除了有些遗憾进度不佳外,欣慰多少也有些。

对待每位运动员,需要有不同的方式,可能去要言传身教,可能需要大棒加甜枣,或者也可能是给与他们足够的空间。至少有他在,有百科在,他不怕他们会彻底趴下。

早在很久前,他就说过,他要培养的运动员不是一个训练机器、比赛机器,需要的是有独自思想、自主灵魂的优秀体育人。

到了未来某一刻,运动员们达到一定程度,他可能只会带他们锻炼体能,至于技术细节上的东西,也只会些辅助,会主动的要他们去自我尝试。这是他认为一名顶尖运动员该具有的素质。他需要给他们培养出这种感觉。

现在的杨祖耀,不论是有意还是性格决定的无意,至少有了些他预设的方向。因此他从没去和杨祖耀谈起该不该完全执行他训练计划的问题,也只是时常给他讲解所有他训练计划上的关联细节,尽可能的帮助杨祖耀找准方向。

只是,目前还欠缺不少,而杨祖耀的老毛病又犯了,犹豫挣扎了。赛场上的他跑的很不顺畅,比起第一场时都要还差些。

还是心不够强,性格决定成就,性格或许也决定了命运,还是需要给杨祖耀增加些坚定。

视线跟随着杨祖耀的动作移动,林幕心中不由的感叹了一声,教练员并不好当啊!

比赛的进程,大致的按照林幕的预想在行进。

而赛道上的杨祖耀也正如林幕所想的那样,犹豫挣扎了!

从起跑之后,他就一直计算着自己的步幅,甚至包括脚步的落地面积,抬膝和迈步,等等。

按照教练制定的技术动作细节,也按照他自己心里所分析的。他真不是怀疑教练的训练计划,一次次的已经证明了,教练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只是他习惯使然,在执行一份技术训练计划之前,他总会试图着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让技术更优秀些,哪怕是他知道,也许很难,甚至不可能。

每次做完后,他又不自觉的有些自省。亚锦赛前的一次技术纠正,教练只是改了很小的部分,他几次下来,诸多尝试后,最终出来的效果还是如同教练所布置的一样。他其实有些懊恼于自己的诸般动作的。但真当再次有改变时,他又是如此。

有时候他甚至于希望教练能狠狠的骂他一顿,他不相信教练看不出来自己是在尝试些什么。但教练没有,甚至于还了很多支持,给他细心的分析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有意无意的就往他想岔了的地方引,帮他去寻求改进。他内心深处真是觉得,有这样的一位教练,是他职业生涯里最大的荣幸。

但进度慢了是肯定的,刚刚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