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竟然还不满足,要寻求更多的新后合作。
要知道现在的洞穴容纳两只新后就是极限了,如果再有新成员加入,她们就不得不亲自挖掘,以扩张洞穴。
这无疑是要耗费体力的,而且会增加自己暴露在外的时间,被掠食者捕杀的风险也相应提高了。
这对应召前来的蚁后来说有利可图,但对已经有了安全洞穴的吕雉来说,只是徒增风险。虽然这能换取族群的壮大,却也可能因此丢掉性命。
不过事已至此,娄宇也就顺其自然,开始根据新接收到的信息素和本能,摸索着更进一步掌握蚂蚁的语言。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很快他就成功释放出了那股带着“募集、合作”之意的信息素。
当他牢牢记住这种感觉后,第一只受到吸引的新后,已经穿越稀疏的草丛,来到了洞穴前。
双方经过一阵亲切友好的交流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扩建工作,而在这中间,又陆陆续续有了第二、第三……只来访者。
最终,娄宇的盟友数量定格在五名。
……
此时,娄宇正百无聊赖地看着吕雉、武则天、高滔滔、慈禧、杨玉环——名字都是刚取的——不断在洞穴里来来回回。
她们忙碌着挖掘、搬运泥土,扩张自己的宫殿,在一旁干看着的娄某人,心里居然有一种自己成了监工的荒谬感。
某人之所以能如此清闲,当然不是因为蚁躯一震,就让这五位“女强人”纳头便拜,甘愿伏低做小。
不打折扣地讲,娄宇最开始也是出了一点力的,虽然就一点。
短暂的劳作后,他很快就不耐烦了。
于是就想看看自己偷懒的话,这几位盟友会有什么反应。
然后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而直到现在,几位盟友也没有做出任何过激反应,或是表达不满的迹象。
这就让娄宇不得不感慨进化的奥妙。
大自然是包容的,没有哪一种固定的基因和进化策略,能够在所有的环境里都获得优势。
就比如现在,“勤劳”固然是优良的品质,更是进化中的优秀“策略”,但环境也给“懒惰”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在达成合作的情境下,群体中的大多数都是勤劳者,那么这时候小部分懒惰者就会获得显著优势。
比如此时的娄宇,他比盟友们付出更小的代价,安然享受盟友的辛勤果实。
如果一切顺利,懒惰的血脉开枝散叶,靠着剥削勤劳者的后裔,采取懒惰策略的蚂蚁会渐渐在种群中占有数量优势。
然而到了那时,形势又会逆转,一群懒鬼凑在一起显然只能等死,而勤劳者哪怕是单枪匹马,生存的概率也比懒鬼要高。
当懒惰者占据多数,没有足够多的勤劳者让他们剥削,懒惰的血脉反而开始凋零,勤劳走向昌盛。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简化模型,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或许,在何种情形下采取懒惰或勤劳策略,也都是写进基因里的。
但复杂的表现不妨碍事情的本质,可见一只蚂蚁的命运,既要考虑自身的努力,更要看到环境的重要。
“时势造英雄,这话放在蝼蚁身上,也是适用的嘛!”
娄宇任由思维信马由缰,打发悠闲的时光。
“也许还有其他事情可以让我可爱、可敬的盟友们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