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裔和李皎跟随墨木又前行了一段路便出了石洞,洞口位于一片繁花盛开的树林内,树林中灵气浓度比学校要好上几倍,迎面而来的灵气让两人感到神清气爽。
林子裔盯着这寒冬里绽开着红的、粉的小花的树林,惊讶的问道:“师祖,这莫不是梅花?”
“正是梅花,若非梅花,焉能寒冬开放?”墨木看着梅花自豪的说道。
“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皎在旁喃喃的念道。
“你这句话说的不错!历经苦寒的这梅花开的更艳、更香!来年的果子更甜美!”墨木笑着说道。
“师祖,这句可是名人的诗句!我只是借用来的!”李皎不好意思的说道。
“哈哈哈!借用便借用了,用的好用的妙便是好的对的!”墨木的粗线条逗的李皎抿着嘴忍不住的笑。
穿行在繁花似锦的梅林里,感受着这寒冬里洋溢着的生机,让从小修行《长生功》的李皎倍感亲切,欣喜的四处张望。
墨木一直在观察着李皎,他镇守冬之地已经几千年没有见过水木灵的年轻修士了,李皎的出现或许刚好可解他心头一憾,墨木决定再仔细观察下。
“出了林子,再往前就到了!”墨木在前面引路道。
“师祖,这里是什么地方?”林子裔问道。
“这里算起来和你还是有些渊源的,到了你就知道了!”墨木回过头看着林子裔说道。
《桃花源记》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了梅林,林子裔盯着眼前的景象,嘴中不自觉的念出了《桃花源记》中的诗文。
墨木奇异的盯着林子裔问道:“你是如何知道此间事情?”
林子裔诧异的看着墨木,说道:“师祖,子裔刚刚念诵的是东晋末年间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里的句段。子裔刚刚看到这里的景象,竟与桃花源的描写有着太多相似!”
“《桃花源记》?陶渊明?你仔细说与我听!”墨木神色凝重道。
林子裔详细的把《桃花源记》和陶渊明说给墨木听,墨木边听边点头,越听越兴奋,听到末了竟然“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好!好一个陶渊明!好一个陶潜!好一个信士!不欺我冬之地隐居之民!哈哈哈!”墨木满意的大笑道。
林子裔两人莫名其妙的看着墨木大笑,林子裔不解的问道:“师祖,这陶渊明和冬之地又有什么关系?”
“子裔,你刚刚说的陶渊明正是早你千年误入此地之人!准他离去之时,他发誓隐瞒此地之事,定不泄露此地之秘!”
“师祖,这么说来,陶渊明将此地见闻写成他人之事,并外加扭曲所见所闻,也算是信守了当年的诺言?”林子裔求证道。
“不错!正是如此!你看我们到啦!”墨木指着不远处的小村落说道。
林子裔和李皎顺着墨木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是一个木屋草房错落有致的小村落,许多孩提在周边玩耍着,一些年长者聚在一起靠着木屋晒着太阳闲聊着,村落旁的溪水边妇人们浆洗着衣衫,显然一幅幸福农村和谐图。
不过,令林子裔和李皎惊奇的是这里所有人的发式、衣衫试样与外界有明显的不同,分不出是哪个少数民族或者哪个朝代的服饰。林子裔看向墨木问道:“师祖,这些是什么人?”
“这就是与你有渊源的地方!当年封神大战之后,商纣王战败身陨留下荒唐之名,而子姓诸氏失去了纣王的庇护流离失所,我父不忍便将一干众人引至冬之地。这些人便是子姓诸氏残存之人。”墨木盯着林子裔的眼睛,一句一顿的说道。
听到墨木的描述,林子裔的心神莫名的晃动,转头望向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