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广播(2 / 4)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4335 字 2020-04-29

“刚刚来了几个你的同胞,他们此刻正在广播室里,准备向对面的德国人喊话。”索科夫向恩斯特解释说“我想让你给我翻译一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过了不久,广播里传出了一个女歌手温柔的歌声,索科夫听出是一首德文隔,旋律很好听,但听不懂是啥意思,便好奇地问“恩斯特,广播里放的是什么歌曲啊?”

“是《莉莉·玛莲》,师长同志。”

“《莉莉·玛莲》?”索科夫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名字,不免意外地问“是什么意思?”

“这首歌的故事故事还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学音乐出身的恩斯特,仿佛被这首歌迷住了,他眯缝着眼睛,望着门上的广播,自言自语地说“1915年4月的柏林,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一名被征召到俄国前线的汉堡诗人、年轻的军官学校学生汉斯·莱普正在一个兵营外站岗,路上的街灯在浓雾中闪烁。

上岗之前,莱普刚刚离开一个叫莉莉的漂亮姑娘。此刻,他正思念着心上人,路灯下走来了海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玛莲,她与莱普是在一家艺术画廊相识的。玛莲挥手向莱普致意,正在这时,巡岗的军官走了过来,莱普只得眼巴巴地望着玛莲消失在浓雾中。夜里,莱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徜徉着莉莉和玛莲的身影,于是,他写下一首用她们的名字组合起来的诗。诗的原名为‘提灯下的女孩’,后来出版时改为《年轻哨兵的歌》。

诗中讲述的是一名战士在营房外的灯光下与心上人莉莉·玛莲告别的故事。战士渴望着爱情,但军号已经吹响,恋人只能依依不舍地分离,他不禁在想走上战场的我,命运将会怎样?我的灵魂还能像现在这样拥抱她吗?

被送到俄国前线的莱普再没能见到莉莉和玛莲,大约20年后,他将《年轻哨兵的歌》收入自己的一本诗集,柏林作曲家诺贝特·舒尔策看到了这首诗后为它谱了曲,并改名为《莉莉·玛莲》。”

“真是一个浪漫的故事,”西多林感慨地说了一句后,向恩斯特提出请求“能给我们说说歌词大意吗?”

“在军营之前

在大门之前

有着一盏灯

至今依然点着

我们要在那里再见一面

就站在那座灯下

再一次,莉莉玛莲

再一次,莉莉玛莲

再一次,莉莉玛莲……”

索科夫听完恩斯特翻译完歌词大意,微笑着点点头,说道“这是不错的一首歌曲,一点都比俄罗斯的《喀秋莎》差。”

正说着话,音乐已经戛然而止,广播里传出了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德国国防军第六集团军的官兵们,你们是否还在等待曼斯坦因的救援,还为他所承诺的那句‘不要放弃,我会来救你们的’的话所鼓舞。我在这里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都受骗了。曼斯坦因的部队在近期的战斗中,再次遭受了失败,在苏联红军的猛烈打击下,他们足足后退了200公里,离你们越来越远了。……

突入的科捷利尼科沃的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步兵师,已在红军的猛烈攻势下,全军覆没了。

你们的上级之所以向你们隐瞒这样的消息,是因为他们担心你们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后,会彻底丧失斗志。他们想让你们一直生活在幻想之中,继续为他们殊死地进行防守,并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伊万诺夫听着恩斯特的翻译,忍不住好奇地问索科夫“师长同志,您觉得德国人听到这些宣传,会主动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吗?”

“成建制的投降,我觉得不会。”索科夫的心里很明白,别看德军此刻看似穷途末路,但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完全能挡住苏军的进攻,直到友军赶来为自己解围为止。但索科夫觉得经过这番广播,对德军士兵肯定还是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