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二连长,见情况不妙,连忙给果里亚打电话,急匆匆地说“营长同志,敌人太多了,我们顶不住了,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果里亚接到自己部下打来的电话,有些不悦地说道“二连长,你是怎么搞的?战斗刚开始几分钟,你们就顶不住了?”
“敌人太多了,太多了。”二连长哭丧着脸报告说“我们的弹药快消耗殆尽了,敌人眼看就要冲上我们的阵地。我请求支援,我请求支援!”
对于二连长的请求,果里亚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副旅长维特科夫身上。维特科夫没想到坚守在外面的二连长,居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向自己求援。他虽说管理步兵旅的时间不长,但对全旅排以上指挥员的能力都有所了解,这位二连长是第102营里最能打的一名连长,假如他都觉得顶不住了,由此可见,敌人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想到这里,维特科夫冲果里亚点了点头,说道“果里亚大尉,我知道部队的弹药不多,要想像从前那样挡住敌人,是非常困难的。立即把昨天补充给你们的水兵战士都派出去,有了他们在,就算是拼刺刀,我们也不会吃亏。”
事后证明,维特科夫在这种时候,果断地派出了新补充的海军陆战营的战士,是多么正确的一项决定。但这些战士从坑道里钻出来,鱼贯着进入参差不齐的残破阵地时,罗马尼亚军的士兵,距离战壕不过十几二十米远。
在如此近的距离里,还打阵地战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于是,三名带队水兵连长冲着自己部下高喊着“全速前进!全速前进!”
陆军进攻时,喜欢喊“乌拉”。而水兵在进攻时,喜欢喊的却是“全速前进”。听到连长们的喊声,水兵战士们立即挺着刺刀,朝着对面的敌人勇敢地冲了上去。
十几秒之后,两支穿着不同制服的军队撞在了一起。由于队形太密集,无法展开捉对厮杀,大家都挤在一起,端起手里的刺刀,不断地朝前方穿着不同制服的敌人刺去。所有人的动作很简单,就不断地刺出、收回、再刺出、再收回……
就在如此机械而不断重复的动作中,不断地有人倒下,吼叫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有的人当场就死掉了,有的虽然还没死,但只要他们倒下,就根本没有再爬起来的机会,几乎是一倒下,立即就有无数只脚踩在他们的身上,继续进行拼刺和厮杀。
待在指挥部里的索科夫,得知北岗阵地前惨烈的白刃战之时,整个人都被震惊了。他拿着话筒问待在山顶的观察哨“下士同志,敌人的进攻被我们打退了吗?”
“没有。”观察哨回答说“敌人虽然看起来伤亡要远远大于我军,可是他们依旧没有丝毫撤退的迹象,而且远处还有部队正朝这边赶过来,看样子是准备增援他们在山坡上作战的同伴。”
索科夫放下电话后,望着西多林问道“参谋长同志,能呼叫伏尔加河对岸的炮兵,消灭正在和我军混战的罗马尼亚军吗?”
“旅长同志,这恐怕不行。”西多林摇了摇头,回答说“如今的战斗在北岗的西侧进行,这个角度对伏尔加河东岸的炮兵来说,就是一个炮火很难打到的反斜面。要想不让敌人占领北岗,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预备队派上去增援。”
别看索科夫早早地叫沙姆里赫把部队集结好,并让他们做好随时支援北岗的准备,但真要在这时把部队派出去,索科夫的心里又有些舍不得了。
见索科夫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西多林正打算催促他一下,却听到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他连忙拿起话筒贴在耳边,听了片刻后,将话筒向索科夫递过来,嘴里说道“旅长同志,是维特科夫上校的电话。”
“索科夫上校,想必你已经看到敌人是如何进攻北岗的吧?”听筒里传出了维特科夫焦急的声音“果里亚大尉将他身边最后一名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