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轨(2 / 2)

三国骑砍 中更 1176 字 3个月前

的商业、手工业,和治下百信的生活水准;汉军几次决战获胜却不得不退军,原因就是征多少粮,就打多少钱粮预算的仗。

从不会因为战争的进度做杀鸡取卵的事情,甚至为了帮助中原兖豫二州的逃难士民迁移南阳,北伐汉军倾尽储备军粮,带着兖豫士民完整撤回南阳。

结果是很显着的,南阳人口聚集,逃难百姓缓过气后就成了汉军、北府国力的一部分。

与此相对,大魏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简直没法细说,几乎所有有利于休缓国力的政策都与汉军反着来干。

越是打仗,国力是越打越弱,民心越打越是涣散,如同一个快要沉默的朽木大船,已经不起更多的撞击。

这种情况下停战协议就显得十分宝贵,可以让紧绷的大魏吏民好好的缓一缓,也能给大魏公卿一点时间,好研究各种措施政策,进而找一个恢复、振兴魏国经济的切入点。

于是乎,效仿、引进北府各项措施就成了眼下的快捷方式。

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先引进、仿造木轨,增加陆地运输效率。

解决了运输成本,再做别的事情也就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否则按着老办法搞无为而治……那根本没希望;关东四州有繁复的水系,既能满足农业灌溉也能用作水运,再加上木轨辅助,仅仅关东四州的恢复速度就会很快。

恢复、发展速度比不上关东四州,更比不上关陇、荆湘地区。

那么停战协议对大魏来说就是一个缓期执行的死刑……就没有实质的意义。

为了让宝贵的停战协议有些实际意义,因此必须革除顽疾,饮尽北府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

可又担心修筑的轨车系统会沦为己方灭亡的加速器,因此魏国开始修筑的木轨……两条木轨之间的轨距正好比关中的标准轨距断一尺,是窄轨。

这样一来即便战争初期失利,让对方夺走部分轨道控制权后,己方却能提前焚毁车厢,或者把车厢成批次集中储放到战线后方。

黄河为阻,北府再厉害,总不可能把车厢运到河北来……轨道的轨距不同,关陇、关东的轨车即便运来,也用不上。

这种设计……却让司马师感到好笑,有一种掩耳盗铃的嫌疑。

明明已经劣势了,关注这样的细节有什么意义?

输了就输尽一切,正该全力以赴才对……却围着一个窄化的轨道问题讨论个不停,完全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嘲笑归嘲笑,司马师积极投身轨车修筑一事……新的轨车将连同邺城与蓟县,以此增加对幽云六镇的控制。

三国骑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