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87 认知的价值(2 / 3)

也应运而生。

并且,“反三季”的最初倡导者并不是针对“愚民”这种思想,而是对社会中中“无谓”忍让的对抗。

具体一点,往小了说,有地区的司机发起了“绝不忍让加塞狗”的活动,承办一切因拒绝加塞导致的事故处理,正面对抗所有强行加塞的不道德行为。

往大了说,地区思想意识饱满后,不再认同领导绝对神话,对于一些敷衍、形式的行为都予以曝光和反对,民众政治参与度大幅度提高。

他们的共同思想模式就是反对“三季”理论,强调“正义尊严”!

这种思想运动在2025年逐步走向正轨,支持者和参与者越来越多。

只不过,在一个思想觉悟成熟之前,难免会有偏激行为爆发,“反三季”思想也给社会带来不少不和谐的音符。

因此,当有人把游格格的观点和“反三季”融合在一起的时候非但没有帮助游格格的书卖得更好,反而将它推向了火坑。

不少国家在注意到这种不成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后,将《自有觉悟》下架,并列为了禁阅书籍。

卓知雯在国安处这几年也处理过不少与“反三季”思想有关的偏激事件,其中隐患爆发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

那些心智不成熟的学生在“反三季”思想的影响下认定社会和政府隐瞒了太多真相,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利用,原本旨在开阔思想,帮助彼此认知,给予社会正义尊严的“反三季”成了某些人再度施行“三季”愚化的工具。

有了这些经历,再看游格格的书,卓知雯发现游格格的想法和出发点其实并没有错,只是稍稍偏急躁了一些,她没有考虑到社会整体这个大格局运行时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的潜在危险。

这不是几个人的世界,而是几十亿人的世界。

想要掌控它,引导它进步,靠一些激进的、不成熟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从第二部分开始,卓知雯就发现这个游格格好像也没打算指点江上,她反而有点精神分裂似的在第二部分里对自己的各种观点和思想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读这部分时,若不是拿着全本的《自有觉悟》,读者肯定会以为是某个特别不喜欢游格格的人发泄的不满。

卓知雯在看完第二部分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感觉。

第二部分 主要围绕“人性”与“怠惰”展开。

在这里,游格格每次否定自己的天真观点都会在文章中模拟出一个现实的场景。

就比如,她之前提到了中国的职业农民与食物供给保障体系,并认为这种体系最终会解决民众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基本需求,好让更多人有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学习。

可是在下卷的第二部分这里,她又提到了欧洲的福利社会带来的“社会蛀虫”问题。

并假设,如果职业农民真的在2050年完成全国布局,全体公民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得到基本保障,那么公民真的会像她期待的那样,去读书,去学习技能,去发散思维然后百花齐放吗?

对此,游格格给自己的答案是……或许恰恰相反。

在人的衣食住行都被满足后,该由什么继续支撑人去努力呢?

以游格格自己为例,她即使不写书,单凭私人家教这个职业就已经不需要在为衣食住行担心了,更何况她还有个超有钱好朋友王义。

因此,对她来说,衣食住行从很久以前就淡出了她的世界,她现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阅读和写作上。

可欧洲也存在大批人只依靠国家福利过活,懒惰占据了他们全部的人生。

这时候是什么区别了游格格和这些人呢?

游格格认为是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等级。

并且她认为人的幸福标准是与认知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