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群众接触才能接地气。
方山的乞活贼从未像现在一样忙碌。
头领李雄与李难二人看着一片繁忙的场景不住感叹,四名工匠老许、老问、老王、老贾更加忙碌,不时在四处指点二百人干活,有的制作家居,有的制造灯油与牙膏。
“自从跟随了冯当家,感觉有奔头了。”李难擦着满头的汗水乐道。
李雄闻言点了点头,看了看新建的木屋不禁喜从心来。
原先这些乞活贼全都居住山洞中,不仅气流封闭而且阴冷、潮湿。
如今在工匠的带领下建造起了一座座木屋,每个木屋中还打造有床榻与家具,这与生活在城镇并无区别。
所造物品放在晋阳城中售卖,换取的布帛钱银日益增多,临时建造的库房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有了布帛,众人不再衣不遮体,甚至穿得比城中百姓还要好。而且日日两餐饭,与从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唯一苦恼的是,长安总是来信催促牙膏快点制作。
以往大冷天都是卷缩在山洞中,如今不得不忙碌起来,即使山中比城池更加寒冷,众人依然卷起袖口干的热火朝天。
给叔父送信的同时,快马一并带去了牙膏、牙刷,并且在木盒表面写有使用方法。谢安拿在手里反复观瞧并作尝试后却满脸悲哀之色。
谢琰看在眼里出口询问,只听谢安哀叹道
“为何秦国多能工巧匠?一个士人的素养首先要从个人清洁做起,我晋国为何不能创造此物,反而让秦人创造出来?”
谢琰呆呆地想了想,毫无头绪。
不过在木盒底部见到飞马的标识后,不禁莞尔。
“我这个贤弟真是奇才,此标识乃晋隆商铺特有之飞马状商标,此物必然出自无始之手!”
谢安不做他想急匆匆向皇宫赶去,因为近日孝武帝司马曜对佛法迷之甚深,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居之,谢安必须前去劝诫。
建康城如此,长安城也如此。
冯雁发现城中好像多了很多和尚,而且不少百姓也经常去往寺庙烧香拜佛。不仅是和尚,城中也多了很多西域、东夷之人,甚是奇怪。
去年重阳节才来过,开春又来了,令人百思不解。
冯雁今日之所以出现在长安城,是应苻坚传唤而来。
进入皇宫,只见未央宫前殿中站满了文武大臣,在宫殿外还有很多外国使节在等候传唤。
一名宫人见冯雁姗姗来迟,急匆匆带着冯雁进入了内堂。站定于两侧的众文武百官见到一名普通官员竟被天王召唤至内堂,不禁大为惊讶。
见到冯雁,苻坚一脸兴奋地说道
“冯卿所言确实不虚,我大秦国南侧果然有一个称之为笈多的佛国。”
“哦,笈多王朝遣史节来访?”冯雁好奇道。
“正是!听礼部官员说带来了诸多火浣布,冯卿所制之热气球正用了此物。”
“哦……看来古印度人民挺大方啊。”冯雁呵呵笑道。
“印度?”苻坚有些犯迷糊。
“陛下,笈多王朝也可称之为印度国。”冯雁解惑道。
“哎,冯卿真是博学啊,连远在千里之地的国土都知之甚深。”苻坚一脸欣赏地看着冯雁,内心更是涌动不已。
“陛下过誉了。”
“冯卿,我大秦国与印度国该如何打交道?”苻坚也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心里没谱。在苻坚眼里,西域与东夷诸国都是藩属国,与自己的国度并无区别。只有远在南亚的国家算是外国。
别人不懂,但冯雁门清。
虽然没有以官员的身份与外国打过交道,最起码,咱见过。
冯雁阴险地笑了笑对苻坚说道
“陛下,两国交往重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