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进士可谓登科及第,可以出任翰林。
同样作为文科生而言,王振前世也在不少大小报刊杂志发过腐乳酸文,只是没没录用而已,最终此路不通,找了个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轻松惬意。
出任官员后,更多的时间是关注国家大事,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编撰写作,因此,这里陈列的都是一些闲云野鹤或者书院所著典籍,一册册皆是封面陈旧,只是每日有人打扫,从而不染尘埃。
一些告老还乡的翰林或者官员,都喜欢写一些东西,如果被书院收录,也算是留名青史。
王振快速翻动着,基本上能达到前世高中毕业六十分作文水准,心里一阵腹诽。
然后再往上走,四层,修身大儒所撰写经典,或者说是这个世界被称之为经典。
天色已大亮起来,不少儒生,大儒进入藏经阁观读典籍。
有大儒上得四层,见一儒生穿着的王振在此翻阅典籍,且不似在观读,只是在不停的翻书而已,遂开口道“学习如同建房,若是没有好的基石,上面再是雕栏玉砌又有何用,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去下面吧”。
看似在劝说,眼神中却带着轻蔑与不屑。总有些人好高骛远,想要一步登天,哪知学习的艰辛与积累,大儒心里想着。
王振也不答话,随便翻了几本,不再继续。
旁边有一书案,径直走了过去,自己碾墨,然后铺开一张宣纸。
右手提起毛笔,没练习过毛笔字,执笔手法略为怪异,原来是用钢笔的执笔法拿着毛笔。
蘸了下墨,抬头想了想,开始下笔。
几个大儒看到此景,不再关注,区区一个学子,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夫子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刚写下两句,“当”的一声如同敲锣之声空中乍响。声音从书院向外传播开来。
“鸣乡之作,我书院之中竟然又有佳作诞生。”
“也不知是哪位学长高才。”
响声打断了大儒们看书的思绪,不过也不在意,区区一个秀才而已。
笔不停歇,继续在纸上狂书。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再次写下两句,又是“当”的一声响起,声音更为洪亮,传递更为迅速。
“柏豪,这是响彻镇县了,举人之作,此人怕是书院哪位老师吧。”
“应当如此。”
王振手中毛笔挥舞,空中“当当当~”声响越发短暂而急促。
“通达州府,这是举人,这是举人啊”
“咚”一声鼓音传出,沉闷厚重。
在博远阁的几位大儒心中皆是一惊,传达大州,这是有大儒诞生了,几人快速走到楼道处。
书院上方映射出王振所书文章,而鼓声不觉,开始每写下一句就有一鼓声响起,到后来几乎是每写下一个字就传出一声鼓响,密集如雨。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几位大儒口中喃喃的念到。
“经典,经典之作啊,若非未能出任朝堂,此人足可镇国,想我书院竟然有如此大才之人却未发现,实在是失职啊”。
“奉年,快看看此人在书院哪里?”院长李长隆面色焦急,说话都急促起来。
“找到了,藏经阁”徐奉年凝聚浩然之气于双目,四下查看一番终于找到了出处。
“快,去藏经阁”。
……
而另一边,王振写完之后,纸张之上青光大作,直接化作一册典籍,往楼上飞去。
原本还在还在看书的几位大儒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