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三年的大汉依旧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社会发展进步迅速,人民百姓丰衣足食。
期间虽也有小患,但无伤大雅。
随着南方的京杭大运河开通,最先发展起来的就是煤矿产业。
大汉成立国家能源部,并且新设立巾车煤矿集团。
原来的巾车乡升为巾车县,吸引了周边大量百姓前往巾车矿厂开挖煤矿。
南方的京杭大运河路线因此而更加兴盛,从巾车县的汝水河码头开赴的运煤船不计其数。
等到章武十三年年中的时候, 河南的铁矿和煤矿基本都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统筹,开始兴造钢铁厂。
与之同步出现的还有蒸汽机制造厂、橡胶工厂、水泥工厂等配套设备,开始发展河南地区的工业。
相比之下,幽州地区由于永济渠迟迟没有开通,虽然纺织业已经在大力发展,但因交通问题, 经济并没有飞速上升。
北方的纺织业目前只能靠马力拉动到青州或者洛阳,然后再通过运河流通到关中、荆州以及河南扬州等地。
效力较差的同时,也只能让幽州的纺织产业处于一个缓慢上涨趋势, 而没有达到飞速上扬的情况。
不过朝廷也不急,因为等到永济渠全面开通之后,这种现象将会消失。伴随而来的,还有河北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幽州纺织业的爆发式增长。
章武十三年,西历213年,大汉公元353年,年末的时候,西域终于有了结果。粮草运输抵达了疏勒,关羽发动了全面进攻。
在包围了大宛都城贵山城两个月之后,城内的大宛国旧部,发动了叛乱,偷偷打开城门,放汉军进入了城内。
其实对于投汉还是投贵霜, 大宛国内部意见是不统一的。
正如明末朝鲜, 清朝派和明朝派矛盾一样。因为大宛国离贵霜帝国比较近,因此国内的贵霜派占据上风。
问题是班超扬威西域,贵霜帝国也被班超揍过, 大宛国也只能匍匐于班超的脚下。
虽然后来随着大汉国力衰弱,大宛国短暂被西南面的大月氏控制。
但国内仰慕强汉的贵族依旧存在。
因此此番大汉卷土重来,再次远征西域,大宛国的投汉派立即崛起,趁机来了一次夺门之变。
西域远征军攻破了贵山城,将贵霜帝国的军队尽数歼灭,西域诸国为之颤栗。
到章武十四年,朝廷在西域重新建立西域都督府,任命新任镇西将军韩浩为西域都督,此战颇有功勋的邓芝为西域长史,于西域驻军两万,镇守边疆。
正月,大汉太后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刘备为此罢朝一月,亲自前往青州扶太后灵柩回洛阳,于邙山南麓选的一处帝陵安葬。
董卓之乱后,邙山帝王公卿陵墓遭到盗掘。陈暮因此设帝陵与公卿陵墓,统一对皇室以及公卿进行墓葬管理。
刘备迎太后灵柩到洛阳后, 摆设灵堂,布置葬礼,哭诉七日有余,最终才把太后送入帝陵。
汉朝以孝治天下,因太后病逝,刘备便于邙山南麓,洛阳城北的帝陵外修建了一处行宫,乃自行守孝一年,以做天下表率。
这还是因为陈暮改革了礼制,他认为守孝三年对于社会发展不利,因此改革礼制,推行一年守孝,甚至在特殊情况之下,还可以向官府申请减期,只需要最少三個月守孝即可。
不然按照以往礼制,三年不干事,对一个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可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三年不干事,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衰落。
三月初,关羽和张飞大军凯旋归来。
因刘备正在洛阳守孝,他便派陈暮以及满朝公卿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