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买断一本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只需要八百块,一本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作者只能得到一千多块钱。
而一部电影几十上百万的利润,一本书几十上百万的利润,都被心安理得的吃掉了。
一首好歌演唱者名利双收,却舍不得给创作者哪怕万分之一。一首歌能拿到上千的都属于业内佼佼者了。
这不奇怪吗?没有人感觉奇怪,反而都感觉很正常。
出品方很牛逼,导演很牛逼,演员也感觉自己牛逼,都是他们的功劳。没有人考虑如果没有好剧本会怎样。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电影电视越来越烂,越来越脑残的原因。
当那位文学大家甚至没有车票钱去领奖没有钱治病,说出日他麻的文学这句话的时候,出版社正在为盈利上百万庆功欢呼。
这不是一种讽刺吗?
没人觉得讽刺,都感觉就该是这样。然后日后因为没有好作品出版社垮掉自然也就正常了。
还有工厂,还有科研单位……我们不是缺少创造创作的人,是真的没有这块土壤,你还不能说,一说就是反动。
就像现在的资本网站各种压榨,赚着苦逼创作者血淋淋的用健康换回来的钱,却不舍得多分给创作者哪怕一分。
还要美其名曰我给了你舞台。
所以产生大溃逃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一点都不奇怪。
“您是说,面向全国征集作品?”
“对呀,你要的是好剧本,难道还要关心是谁写出来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钱砸够了好剧本好创意自然就有了。
凭什么演员导演可以赚那么多,而剧本创意连饭都吃不上。
很多规则和习惯,怎么形成的咱们不说,但做为从业者,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应不应该去打破?
一个行业的兴盛需要很多人努力,而基础人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影视圈本末倒置了。”
张彦明摇了摇头,不想再说什么,他不理解这些高高在上的行业上层人士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搞不明白。
其实就是习惯了,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习惯了巧取豪夺。
就像后来那些电视台,国内创作者们的创意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但舍得花上亿米刀去舔国外的肛门。你怎么理解?
“其实完全可以搞个大奖赛什么的,所有人自由投稿,不作任何限制,从中挑选好作品好创意。
至于作品的采用,可以买断也可以分成,但不能太小气,起码给人家喝口汤。”
同立军也想过这方面的事情,张口给出来一个主意。
刘总想了想,和小曹总对视了一点,说:“其实也不是说舍不得给,业内对于这一块还是有一些规则的。
知名和不知名,有作品和没作品,肯定不可能拿的一样多。
还有一点就是,风险性。
我们投资一部作品,请导演请演员谈场地,可以说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成功大家高兴,不成功呢?
不成功谁来和咱们共同承担?张先生您觉得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张彦明笑了笑,摇了摇头:“刘总你这话吧,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相信业内大部分人也是这样想的。
但我觉得,这话稍微有点混淆视听,是在篡改概念。
……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开了一家店,卖蛋糕面包。首先,是我主观想干的,我想通过这个生意来赚钱,所以我投入,对吧?
但是呢,我开了店以后,我的蛋糕和面包好不好吃,能不能卖出去,这个都不一定,这就是风险。
然后我感觉可以压一下卖面粉和卖鸡蛋的人的货款,因为我承担了全部风险,而他们没有。
同样的事情可以举出无数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