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得有个百八十年了呢。”
张彦明在后面哈哈笑起来,几个孩子围在他身边,也不知道因为啥,也陪着傻笑。
“笑什么?”
“老孙这个话吧,说满了,有点吹过头了。这桥就是原来的老东西,确实得有个几百年了,我们就是进行了一些加固。
这个村子用的基本都是老材料,瓦和砖都是老的,有些木板和窗户也是老的,整个山上拆了那么多房子才凑出来这点儿。”
“我说房子又没说桥。”老孙也发现自己说满了,开始强词夺理。
“走走走走,进村。东西怎么弄?”
“不用管了,他们给送进来。”
“扯着点孩子,这桥没有栏杆。”
村子是不规则的,这里一家那里一户的,有小路曲里拐弯的把大家连接在一起,完全是纯生态的样子,一点都不刻板。
村里有小卖部,有卫生所,还有小电影院。真实的村子里肯定是没有电影院的,这个就是旅游配套了。
里面是真的有村民,有三家,分别是村长,村治保员和电工,分别负责整体管理,治安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
他们三家是真的生活在这里。每个村子都是这种安排,每天有车来接送孩子上下学,而两口子的工作就是在村子里。
三个女人负责环境卫生和一些清洁性的工作。
小卖部,卫生所和电影院是经营性质的,员工不住在这里,只是过来上班。
当然了,肯定是不止这么几个人,白天的时候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还是不少的,晚上也有驻村值守人员。
大家过了桥往村子里面走,都被这周边的景色感染了,对村子充满了期待感。
村长站在村口迎接大家,给安排院子。
这里本来就是整个山里除了中心街区以外最大的一个自然村,比较集中的有三十几户,现在的格局基本上和原来相差不多。
这边的居住特点特别明显,自然村很是散乱,不拿出户口本有时候他自己都说不明白,一个村子这里一家那里一家像天女散花似的。
聚居的现像极少极少,一般三四家四五家挨在一起就算是比较多的了。
都是坳里一家,塘上一家,地头一家,坡头一家那种,想打个麻将约几个人得走几公里远。
大家按照家庭一家一院儿的分配,房子院子都差不多,也不用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