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要弄那一套,就是好好做菜就行了,那种没什么卵用只是把便宜的东西搞的一般人吃不起的方式我不喜欢。”
张彦明对在场的几个人认真的说了一句:“色香味形器,得先有色香味儿,形也不是指那种花里胡哨的方式。”
“雕刻也算是吧?”
“看哪种席面儿。雕刻一般是大场合,大宴,专门用来摆在中间给人看的,讨吉利庆贺的意思,可不是把每盘菜里放朵萝卜花。”
老师傅点了点头:“老板比我更像老师傅。确实是,以前哪,雕刻得看场合席面儿,而且也是能吃的,那是真功夫,现在都弄乱套了。”
“现在格调和档次这些词儿本来就变味了,以前的格调档次和钱可没什么太大关系,现在就是穷显摆,造尽。”
“现在那就不叫格调,更没有什么档次,完全就是低级的炫耀,你说他得瑟他嘲笑你是没钱嫉妒。越活越没法看啦。”
“现在的孩子也不知道都怎么了,这个社会呀,越来越浮躁。”
“三观问题,引导出了问题,教育产业化大家都去琢磨赚钱了,没人管了。”
“精神上的东西没了,干干净净,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丢的。”
张彦明把晚上这顿儿准备的差不多了,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事了,去拿了点韭菜过来挑,叫年轻厨师帮着剁点肉馅。
等他挑虾仁的时候孙红叶越看越熟悉:“你你,你不是要弄韭菜合子吧?”
“嗯,是啊,怎么了?”
“意呆利人还吃这个?”
“我们吃啊,你不是喜欢吃吗?怎么了?”
“这东西上不了席面吧?”
“谁说的?为什么上不了?”
“都这么说呀。”
“扯蛋。正儿八经的食品为什么上不了?那些人说这些话的出发点并不是这东西本身,而是看出身。这东西,它不是外国人弄的呀。”
“这话在理儿。”老师傅今天第一次见张彦明,就感觉这个老板实在,好相处,说的话也对心路,而且这一手厨师活儿太溜了,忒亲近。
“你感觉牛排能上席面不?”张彦明问孙红叶。
“能……吧?烛光晚餐,听着音乐,这不就是现在人喜欢的生活吗?”
“……,如果一块牛排只卖十块钱呢?十块钱少了,二十块。”
“呃……”
“如果一顿法式大餐一百多块钱呢?”
孙红叶有点琢磨不过来了:“怎么可能?不可能。”
张彦明点了点头:“是不可能,明明可以卖几千上万,谁傻呀卖一百二百,对吧?
但是如要按照咱们的方式计价,他也就是百来块钱的东西,一点都不贬低。
不要说什么这种肉多么珍贵,那种配料多么昂贵,如果是真的你也吃不到,别说吃,看都看不到,或者听都没听说过才对。
可是这么那么珍贵的材料,远在中华的餐厅竟然家家都有,你说奇怪不?外国人真伟大,把好东西都不远万里弄过来了?
回到开头,一块牛排到底值多少钱?它能不能上席面儿?我跟你说,按照咱们的宴席礼仪还有标准,它真上不了。
就是块烤肉,在咱们的宴客礼仪里,这不是埋汰客人吗?你瞧不起谁呢?没吃过肉啊?这么大一坨烤出来,吹的再厉害它能有羊肉串入味儿?
那一把青菜剁吧剁吧拌点料汁就是正菜,糊弄鬼呀?喂牛还是喂羊?
洋葱,生菜,胡萝卜,白菜,土豆,都是本地的,值多少钱?几块钱成本上来就是一百二百一小盘,坑人不?
可是,因为它是外国人弄的,外国人的东西,这就完全不同了,就值。就因为外国。
这就是心理上的奇妙变化,而外国人也正是充分理解并运用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