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血洗关东。结果弄巧成拙,险万劫不复。更被黄巾余孽,刺死困龙台上。个中内情,只怕已被荀彧窥破。
备思前后,刘备答曰转告令叔,“尚不分胜负。”
书到颍川,音信全无。黄巾乱时,荀氏一门或遁入深山,或辟祸他乡。流离失所,亲眷多有亡故。幸亏荀攸将家门子弟,行学蓟国太学坛。这才免于兵灾。
话说,前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荀彧。父(荀)绲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
敢娶中常侍之女。以荀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之真性情。按理说,不至于此啊……
中平三年,一月。冰雪消融,老枝新芽。
百官就位。
二十万高句丽民,分批离营,拖家带口,迁往海阳、临渝二县。二县各有当地汉民万余。高句丽民抵达后,先入驻瓮城营地。待新家造好,再分批迁入,与汉人毗邻而居。久而久之,自当向化。
壮丁健妇,营城筑楼。老弱妇孺,开荒圩田。建筑、农作机关诸器及物料齐备,蓟国更不缺牲畜。只需熟能生巧,胆大心细。月起千楼,亦不是梦。万户民居,三年造毕。就是这么爽利。
常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何为器?正是机关器也。
不分先后。五十万黑山老幼,亦从各径老寨分批迁出。徙入文安十城定居。
须知。陈群上疏曰屯田毕。乃是就先前县中二十万口而言。今又新增五十万口,诸事繁杂,远谈不上完毕。不过是先入驻各瓮城大营。再行营造圩田而已。
无妨。只需吃穿不愁,寒暑可避。困守山中老寨,与迁入瓮城大营,又有何所谓。
只需一口气在,终归等得起,来得及。
类似边造边迁,边迁边造。按工计酬,分期偿还。在蓟国已常态。早为人所知。黑山老幼,各自安心便是。
之所以称为黑山。正因来历繁杂,各州皆有流民裹挟入伙。想要以籍贯来区分,几无可能。于是便统称为黑山众。
正当蓟国一如既往,大兴土木。
洛阳朝堂,亦出新令。
河南尹何苗,并长水校尉袁术,持节,巡视南阳。
车骑将军曹操,转任东郡太守,领私募营士讨贼安民。
并州牧董卓广发檄文,讨伐白波。南匈奴王庭、鲜卑属国胡骑,应者云集。不出十日已聚拢数万精骑。
大战,一触即发。
。九天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