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口这家杂货铺可是梨树村的能人宋二家开的,不过说是杂货铺,能卖的东西少得可怜。大抵也就是油盐酱醋,还有些糖块,纸张什么。不像后世,日用百货,样样齐全。
一段纸钱不贵,七个铜板而矣。
在宋二家媳妇惊诧的目光中,良臣付了钱,提着纸钱慢腾腾的去社学。
因吴夫子去世,社学这两天停了课,特地将地方腾出来供吴家治丧。
里正和乡老都在吴家,里正帮着安排席面等事,乡老则是忙着填葬单。
别小看了这安排席面和填葬单,这两样事情可是里正和乡老的特权,一般人都不能干。
就好像后世农村,谁家办事了,都得把村干部请来吃一顿。
这顿饭,便是村干部的特权。同理,排席面和填葬单也是里正乡老的特权。
良臣到社学后,就见里外不少人,吴家的几个男丁正在大门外招呼客人。有什么重要人物过来,如舅爷、表爷之类的,孝子吴德正还得迎上来,磕个头,将人请进去。
梨树村就姓吴的最多,吴夫子又是村里的先生,他儿子还是县里的书办,场面自然小不了。
“良臣啊?”
吴德全看到了拎着纸钱的魏良臣,叫了他一声。良臣忙上前将纸钱递给他,然后说进去给夫子磕个头。
自打伯父去世后,吴德全就忙得不可开交,一直都在社学,所以不知道魏良臣进大牢又出来的事,只以为良臣将爹和大哥保回来,特意来给夫子磕个头。所以没说什么,点头让良臣进去。
良臣进了社学后,就听几个妇人在嚎哭。远远看了眼,是吴德正的媳妇还有几个侄媳妇。
吴德正的媳妇是县里林教谕的女儿,叫林桂芬,三十岁,给吴德正生了两儿子一女儿,长得倒有几分姿色。
记得两三年前,良臣还在社学上课时,就曾偷偷看过回家做月子的林桂芬,当时只觉能娶这女人做媳妇,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这,也算是,青春期的一个遐想了。
林桂芬和几个妯娌在那哭着,听着不假,可良臣总觉得也不太真。毕竟,只是媳妇和侄媳妇,能有多少伤心的。
良臣四下扫了眼,没看到吴秀芝,想来这小娘皮许是哭得狠了,歇着了吧。
二弟吴德义还没回来,吴德正这个老大上午赶回家后,便匆忙披麻戴孝。乡下的规矩,孝子是不用干活做事的,只需陪着客人磕头,什么事都由叔伯兄弟们去做。
不过,吴德正是六房的书办,场面上的人,很多来吊唁吴夫子的客人是冲着他的书办身份来,加上县里也有不少同僚过来,所以吴德正必须要亲自接待招呼。
灵前,陪客人磕头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十三岁的吴清泉和十一岁的吴清灵。
社学院子里搭了大棚子,唢呐队就在棚子里吹吹打打。
这帮人也是有眼力界的,看人吹打。
有身份的,或是吴家人亲自陪着来的,那肯定是重要的亲朋,这吹打的自是卖力。
一般人过来,左右邻居什么的,看一眼,兴致好吹上一段,没兴致,就坐在那闲聊。
良臣穿得倒是人模人样,可年纪小,加上又是一个人过来,人唢呐队的自然不可能当他是什么重要“来宾”。
良臣也不以为意,到灵前看了眼闭目睡在高脚铺上的吴夫子,唏嘘了一下,屈膝跪在地上的草席上磕了三个头。
吴清泉陪着磕的,吴清灵则没动,这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懂。
磕完头后,良臣就准备回家。
转过身来时,却看到被几个吴家妇人搀扶着的吴秀芝。
这小娘皮真是伤心过度了,眼眶子通红,一身素服在身,看着无比憔悴。
吴秀芝娘走的早,吴夫子可以说是一把屎一把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