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钰却不为所动。
早先在御书房同于可远说预备同内阁摊牌时,他还没有想到,竟然会在找上内阁之前,就先和李太后对上了。
他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后,不得已而为之。
一来,他要让李太后清楚地认识到,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十岁稚龄的孩童,需要事事听从别人的安排;二来,想要驳回选妃,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帝王之语一言九鼎,他既然已经答应了黄宜安,总不能食言而肥吧。在自己的女人面前都做不到言而有信,那这个皇帝做来还有什么意思?
李太后沉着脸不说话,将黄宜安和祁钰的小动作都瞧在眼里。
原本她以为祁钰是为了黄宜安才会出言讥讽,不愿意选妃的,可是等祁钰提及张圭回京之后即可打算在军中推行新政时,她就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或许,不愿选妃只是借口,这才是祁钰的目的——他是皇帝,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任何安排,选妃也好,在军中推行新政也好,都要他这个皇帝首肯。
这个儿子在皇位上待久了,就越来越像一位皇帝,而不再仅仅是她的儿子了,这让李太后既觉得欣慰,又觉得失落。
黄宜安看着这幅前世看了许多回的母子相争的场景,知道今日这事是争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可是李太后和祁钰互不相让,她夹在中间也不好贸然开口,只能垂首恭顺地陪着。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直到陈太后身边的陈嬷嬷来求见。
早就在李太后和祁钰争执时便亲自守在殿门外的庆嬷嬷,一见陈嬷嬷过来,慌忙迎上去,低声道“我的老姐姐,你可算是来了。再这么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呢。”
眼见着里头的一对母子谁也不肯相让,她只能派人偷偷去慈庆宫搬救兵。
陈嬷嬷显然对于这种情况也十分谙熟了,闻言轻轻地拍了拍庆嬷嬷的手,低声回道“我家娘娘不便出面,便吩咐我来走一遭。不管怎么说,先将眼前这僵持的局面应付过去再说。”
庆嬷嬷闻言,知道陈太后一如既往地不打算插手这母子俩的矛盾,只是照旧先把僵持的局面敷衍过去而已,心里既觉得失望,又觉得意料之中。
自从祁钰登基之后,陈太后便避居慈庆宫,每日专心礼佛,不问世事,这样通透淡薄的性子,确实不会想不开地插手别人亲生母子之间的矛盾——不论祁钰有多么敬重陈太后,到底还是不能和亲生母亲相比。
“多谢娘娘慈恩。”庆嬷嬷做出如释重负的模样,感激道。
陈嬷嬷回以一笑,并不多言,同庆嬷嬷一同进了殿内。
和陈太后一样,陈嬷嬷也不愿意掺和进慈宁宫的事情中来。
躲着麻烦走,是后宫生存的智慧之一。
陈嬷嬷进得殿内,先向李太后与祁钰、黄宜安请了安,方才恭敬地笑禀道“眼看着重阳节就要到了,因此娘娘特地命奴婢前来问问太后娘娘的意思,今年要在何处举办宫宴。是在宫中,还是去万寿山?”
重阳节之事自有礼部安排,况且早几日陈太后便表达了近日神思倦怠,不愿动弹的意思,因此祁钰已经命礼部照旧在宫内安排重阳节宴。
陈太后大夜里的特地遣陈嬷嬷来问这一遭,显然只是个借口而已。
不过,这样明显的借口,殿内诸人都不觉得意外,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李太后和祁钰各自都不肯相让,谁都不愿意先退后失了气势,可这么一直在慈宁宫僵持着也不是什么办法,如今有陈嬷嬷拿别的事情岔开,两人自然是顺着台阶下,商议起重阳节节宴一事来。
陈嬷嬷使命达成,也不多言,恭顺听过一番,便借口回禀陈太后告辞了“娘娘一向歇宿得早,奴婢还要赶回去回禀、伺候,先行告退。”